(2013年5月18日)
袁贵仁
今天,我们在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召开一个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对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评估认定,正式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开始新的征程,面临新的目标任务。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面普及之后,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年度工作特别提到的两项重点之一。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1年以来,分别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备忘录,按照“一省一案”原则,确定了各地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研究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为推进均衡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方式。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国务院要求,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为确保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是第一位的。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投入责任,落实好“三个增长”要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水平。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二是均衡配置,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的第一个目标是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标准化建设,这是均衡的基础,标准没有达到,均衡就谈不上。各省要按照学校建设规定抓紧制订和完善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条件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建设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发挥名校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使学校布局与流入地、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要按照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是完善措施,加强交流,进一步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注重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问题。检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如何,关键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加大了通过访谈和问卷征求师生、家长和社会意见的力度,就是要体现这个根本原则。均衡不均衡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完善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禁止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禁止单纯以课业分数对教师和学生排名,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所有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深入推进评估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均衡导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均衡发展的难点问题。要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上学问题。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师培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创造条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均衡化决不是去特色化,更不能搞同质化,积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强化督导,科学认定,进一步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督导评估认定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好督导评估认定,关键要坚持标准、公开公正、群众认可。既要经得起省的督导评估、国家评估认定,更要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国家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根据各省(区、市)开展督导评估情况,科学、严格、有序开展国家评估认定工作,并在评估认定过程中,根据均衡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分析、研究、探索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常规监测制度、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及配套措施,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少数还没有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的省份,要加快制定实施。已经实施的,要结合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持续跟进,率先实现县域内均衡,积极稳妥地逐步扩大到地市级、省级区域内均衡。要加强对已通过评估认定县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督导评估认定的权威和实效。要注重发掘典型、总结经验,广为宣传推广,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地发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感人事迹和成功做法,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的辛勤奉献,大力宣传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教育督导条例》,明确了教育督导的机构、队伍、经费、内容、种类和范围,规范了教育督导的实施程序和奖惩,使教育督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各地要认真落实《教育督导条例》,抓紧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和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发布教育督导报告,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保驾护航作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