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3月6-7日,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张希主持召开学校2020年务虚会。全体校领导、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是2019年9月学校行政领导班子调整以来的首次工作务虚会。全体校领导围绕“守初心、担使命、创一流”会议主题,本着抗疫情和谋发展两不误的原则,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双一流”建设、“放管服”改革、“十四五”规划等学校核心工作,紧密联系分管领域的重点工作,谈思路理念,提对策建议,明措施举措。
会上,杨振斌明确了此次工作务虚会的主要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分析2020年学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与新矛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学校“双一流”建设在经受疫情的严峻形势下迈进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本着抗疫情和谋发展两不误的原则,把防控疫情和谋划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杨振斌要求班子成员抓住契机,使学校各项工作在“新”字上求突破,“高”字上下功夫,“优”字上见成效;要求这次务虚会要开虚会,干实事,求协同,讲真情。
首先,张希以“反思与超越”为题作了指导性讲话。他结合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四个统一”的重要指示,吉林大学“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重申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张希指出,务虚会的关键要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实事求是地分析研讨,提出符合吉大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凝聚解决问题的共识,实现从反思到自我超越。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蔡莉与大家交流了对通过强基、赋能、鼓劲的具体措施来加强队伍建设,针对制度体系建设实现规制,最后实现熔铸、目标的思考,提出提升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举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忠军围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提出学校要加强专职监督、自查整改、巡查监督的重点工作思考;副校长郑伟涛结合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构建培养一流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的举措,并围绕积极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提出建议;党委副书记冯正玉就高校意识形态稳定工作,提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重要保障的举措和建议,就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建设,提出构建吉大特色育人生态系统等重要举措;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聚焦本科教学有关问题,围绕智慧教室、优秀教师的相互促进作用,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副校长王玉柱通过介绍校园建设现状和规划现状,提出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各校区布局和发展定位等建议;副校长赵国庆围绕医学教育问题,聚焦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等问题提出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副校长边铁围绕校区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目前校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学校对校区的领导体制等优化校区管理体制的建议;副校长蔡立东结合大学内部院级组织合理规模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及吉林大学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向制度创新要红利、向充分放权要活力、向强化管理要效率的工作举措;副校长赵宏伟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提出以追求高质量科学研究为目标,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引领等对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在总结阶段,张希探讨了学校对办学治校的思考。他指出,吉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无论战略规划还是具体举措都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品判性思维、有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不辜负这个时代的建设者。教师是育人育才的主导,要先立德为师,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要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合理建设育人的良好生态系统,身教重于言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各类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使决策咨询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保证决策的质量和落实成效。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张希表示,首先要对人才有准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不用“帽子”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院系和职能部门要创造人尽其才的条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学院引进人才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引进的人才不仅要能够带来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思想,还要热爱教学工作,学术委员会要对引进的人才学术水平把关,教学委员会要对引进人才的教学水平把关。他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金种子工程”为例,指出学院要善于挖掘和培育人才,注重从在校学生中发现好苗子并有意识地送出去培养,再回来共事。同时,学校要尽快推进薪酬体制改革,薪酬制度的改革既要有利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又要有意识地向正在成长的优秀青年教师倾斜,激发各类人才的潜能。
张希强调,发扬吉大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传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教学研讨要常态化,教学培训要制度化,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氛围等关键因素;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智慧教室建设;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扎实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面,张希表示,导师是关键,吸引好的生源一方面要靠奖助政策,更重要的是靠导师的实力和魅力,要完善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查制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
关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张希认为,首先应该是培养有仁爱之心的人,要先厚德,再学医,然后才能是合格的医生。临床医学、医学科学、检验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学科要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在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具有吉大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张希强调,学校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和整体思路要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思路一脉相承;要成立“十四五”规划专家工作小组,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站位要准、数据要实,动态调整。希望“十四五”规划将有利于学校实现203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张希指出,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学校“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收官之年,我们必须要加强忧患意识,全力以赴地谋发展。当前,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顺利验收,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统筹做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工作等,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高质量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任务。他希望大家以此次务虚会为契机,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将会上的思考建议转化为未来工作的思路和行动。
杨振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尤其是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全校医务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大爱、大义与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凝炼形成特别讲政治、特别能战斗、特别爱奉献、特别明大德的“四个特别”疫情防控精神。他指出,特别讲政治,是面对始料未及的疫情,我们遵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号令,紧急行动、全力奋战。疫情i级响应启动后,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第一时间启动校园安全管理应急措施,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各个工作机构,第一时间在全校各领域、各层面推动落实,第一时间派出驰援武汉医疗队等第一时间举措,迅速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落实、全面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他表示,无论是做好新学期各项工作,还是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都要做到既大胆讲政治,又善于讲政治;自觉把讲政治要求融入党性锻炼全过程,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和所担负的职责相匹配。杨振斌指出,特别能战斗,表现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抱着敢打必胜的信心与信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同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斗争的重要时刻,学校领导班子和每名常委同志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对做好全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始终把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听从号令、服从指挥,关键时候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刚强勇毅、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敢打必胜,在疫情防控中凝炼形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表示,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态势拓展,学校的当务之急是精准稳妥落实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措并举推进学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等工作。杨振斌指出,今年,教育部对深入实施振兴本科教育攻坚行动,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作出部署,对学校来说既是难得良机,更是巨大挑战。在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适时推进各项建设与计划;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在破解一个个难题中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始终保持连续作战、继续奋斗的战斗品质与精神。杨振斌表示,特别爱奉献,表现在面对超乎寻常的考验,我们带着无私无畏的责任与担当,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疫情到来之时,全校医务人员走在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第一线、最前沿,从1月26日3个附属医院第一批87名战士出发,到2月21日白求恩第一医院4名勇士出征,学校先后派出经受生死考验的8批543名壮士驰援武汉,这是一种使命与担当,是一种无私与奉献,是一种冲锋与陷阵,是一种博大与爱心。他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要从原来的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要勇于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闯关夺隘,真正发挥高校在科研和人才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跟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步伐,学校要有吉大方案、吉大元素、吉大智慧体现其中。他指出,特别明大德,表现在面对特殊时期的工作需要,我们胸怀时不我待的大爱与大义,坚守岗位、贡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有8批543名壮士逆行于驰援武汉疫情救助最前线,3个附属医院更多医务人员战斗在市内疫情治疗救助第一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浴血奋战、连续作战,是最美的医者仁心和从业医德;截至2月28日,学校通过在线教学开课达到2189门次,1626名教师参与在线授课,在线听课学生达到13万人次,教师们对教书育人职责的坚守,对在家在线上课学生的关爱,特殊时期讲着不寻常的课,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为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张希校长和各位常委同志带领疫情防控指挥部各个机构的同志们,坐镇指挥、统筹部署,亲临一线、反复抓实。医管处、校医院、机关职能部门和各个基层单位的同志们,在岗在位,将疫情防控工作的细节和细小之处抓紧、做实。机关和基层的有关同志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地、抓到人。大家的付出,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安全、稳定与健康。关键时候做着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凡的工作,这是爱岗敬业、服务他人的过硬职业道德。杨振斌强调,无论是医德、师德还是共同的职业道德,都是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既是我们群体的大德,也是社会和学校的公德,更是每个人的美德,其核心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领导干部要做“20字标准”的好干部;广大党员要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全体教师要做“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广大学生要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好学生。杨振斌指出,学校提出要大力培育弘扬的“红白黄”三源色精神得到师生和校友的积极响应与广泛认同,我们要发扬新时代吉林大学的“特别讲政治、特别能战斗、特别爱奉献、特别明大德”的“四个特别”疫情防控精神,不断培育、大力弘扬,教育引导全校广大师生学起来、做起来,继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此次会议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特别是在互动环节,大家直面问题、深入交流,思维相互碰撞,研讨不断深入,迸发出火花、研磨出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