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法学院】6月6日,由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吉大法学日新讲坛开讲,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一首席专家张文显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材编写组秘书长黄文艺教授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为吉大师生作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的学术讲座。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参加讲座,法学院院长何志鹏主持讲座。
张文显教授在吉大法学日新讲坛首场讲座中,介绍了自己正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的进展情况,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第一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法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构成,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特色的提炼,也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认识的进程。张文显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一是党领导法治的政治定力。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最大的区别。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二是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和发展人民权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三是坚持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切实维护和发展公平正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良法善治。此外,以人民为中心,还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法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始终不渝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良法善治。三是奉法强国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揭示出“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这样的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欣赏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经典名言,明确提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把法治梦融入了强国梦,指引“党和人民要坚定不移地走奉法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奉法强国必须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法治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四是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强大理论优势和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一系列堪称经典的法治专题讲话文章,所锤炼出来的一系列义理精深的法治新概念、新命题、新话语,所凝练出来的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展示了守正创新的伟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法治领域的辉煌理论创新成就。五是求真务实的实践理性。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性。求真务实的实践理性在法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与国情相适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六是统筹全局的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既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全局的系统观念主要表现为: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定位法治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两个大局”时空背景中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辩证关系;坚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面依法治国系统工程顺利推进,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七是精准练达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精准练达的辩证思维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八是尊法据理的法治思维。“尊法”与“据理”是法治思维的两个决定性要素。所谓“尊法”就是尊崇法律,信仰法治。所谓“据理”就是依据法治的政理、法理、哲理(学理)。尊法与据理的有机结合是法律思维上升到法治思维再升化到法理思维、使法治思维升华为良法善治思维的关键。
张文显教授长期致力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首创性、标志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是我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引领者和主要代表。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握精准深入、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提升了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特色的认识,有助于师生充分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这一宏大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本次讲座不但深化了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还激发了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情。
黄文艺在吉大法学日新讲坛第二场讲座中,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把这一思想放到人类政治文明史、法治发展史、法治思想史等大时空框架下,多维度多尺度地认知评估这一思想所具有的解释力预测力变革力,深入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原创性真理性,从而增强学思用的坚定性,知信行的自觉性。从这样的大视野出发,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最突出的优势、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站在政治高度深入分析了错综复杂的法治现象背后的政治根源、政治逻辑,有力论证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立场、政治优势,清晰地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政治要求,从而指引我们穿透种种迷雾和表象认清本质、抓住要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主要表现为:深刻论述了法治与政治的必然联系,有利于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引领“中国号”法治巨轮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深刻论述了法治在政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以法治保障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优势,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自信。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实行法治、实行什么样的法治、怎样实行法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课题,提出了许多立时代之潮头、把时代之脉搏、发时代之先声的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范畴上系统集成、逻辑上有机衔接、话语上自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法治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人类法治思想发展史上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板块。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中国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具有实践伟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定盘星、主心骨、度量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法治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法治大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必将进一步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在“两大奇迹”的基础上创造“法治新奇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引领法治建设战略实现历史性转变;引领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引领法治工作质效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法治保障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四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思维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理念,给全世界奉献了一种全新的法治理论体系,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主要表现为:为发展中国家法治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人类探索更好国家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法治文明格局发展提出了中国主张;为人类文明发展走向贡献了中国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方案。
本场讲座深化了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的认识,坚定了师生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理想信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相关负责人及法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