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曾多 摄/记者 徐立华】6月10日上午,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参加白求恩医学部师德学风建设座谈会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王玉柱主持。
张希在讲话中表示,师德与学风是高校的精神命脉,师德与医德既是教师与医生个人品德修养,也是职业体系的准则与规范。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德为师;医生也是极其特殊而神圣的职业,病人托付的是生命,要厚德而后为医。
张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师德学风建设,对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教育工作要做到“四个相统一”。他强调,要通过教书培育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培养学生钻研学术的兴趣、发现问题的慧眼、解决问题的本事、探索创新的勇气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不仅要身体力行,更要在思想、精神和作风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科研工作中的潜心问道要聚焦社会需求,理论联系实践,方能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攻克“卡脖子”难题。学术自由要以恪守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为前提,学术上的推陈出新要树立边界意识和规范意识。对于在解决学术问题的过程中解放思想这一理念,张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
张希指出,吉林大学一直拥有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传统,广大教师坚持立德树人,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生群体中涌现出大批志存高远、求真笃实、志趣坚定、知行合一的优秀典范,这都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教育经验。他以国内外违反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的若干事件为案例,结合科研成果中数据处理的原则与要求指出,科学研究中师德学风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避免学术研究上的浮躁、学术评价的单一、科学精神的欠缺、学术管理的粗放及人才培养的功利等。
张希表示,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是永恒的工作主题,要一以贯之构建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紧密衔接的长效机制。学校的医学工作者中不乏身怀高尚师德学风的优秀榜样,他们中既有像国内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孟宪民一样,致力于救死扶伤,服务社会需求的医者,也有潜心从事医学研究,追求原创突破的学者。相关单位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评价、分类评价,激发不同岗位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医生或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或以严谨的态度治学治教,或是追求教育与科研并重;另一方面要抓紧修订研究生毕业标准,分类考查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学位授予等环节入手,加强入口、过程和出口的管理督导,确保培养质量。广大师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自我纠错中进步的,要通过加强道德与伦理层面的自律与他律,规范自身学术行为。
张希强调,学校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追求师德高线,严守职业底线,严禁行为红线,共同营造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多元包容、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教师代表迟宝荣、李娟、王医术、陈芳芳分别作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围绕医学领域师德学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副校长赵国庆,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院、党委教师工作部、白求恩医学部、医学部各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