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0月20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激光雷达芯片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年度总结会在长春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光机所王立军,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副主任何杰、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处长宋朝晖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时举行,启动会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卢革宇主持,项目进展汇报环节由专家组组长张保平主持。
张希在致辞中表示,芯片作为支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汽车发展的核心关键基础器件,是关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卡脖子”问题。实现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对于保障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指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由已故高鼎三先生于1959年主持创建的“半导体系”,素有“天下第一系”的美誉。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学科建设,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列为学校首批自主建设的“双一流”学科。近年来,在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大力支持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支持该重大项目的实施,项目负责人要聚焦目标、协同协作,组织协调好项目的开展,力争在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兆田表示,该项目起源于《视听觉的认知计算》,属于基金委的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对激光雷达项目有着很高的期待,由于现阶段雷达成本较高,期待项目组可以研制出我国自己的雷达,提高应用性和可行性,真正面向国家需求和科研任务,也勉励各位专家要积极研究科学难题,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
何杰表示,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要敢于尝试,弄清楚激光雷达在实际中如何应用,在实际中发现问题,用问题指导研究。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从重大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面对国家发展有针对性的攻坚克难。
汇报环节,项目首席科学家宋俊峰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由陈泳屹、周林杰、潘教青等对分课题进行年度进展汇报。现场专家围绕汇报进行了多轮讨论及问答。
据悉,本项目由吉林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共同承担。针对我国智能网联车、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对激光雷达的重大需求,以及激光雷达成为“卡脖子”技术的严峻现实,开展光学相控阵相干成像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研究,将突破核心芯片设计与研制的关键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群,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和技术垄断,推动我国激光雷达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并为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